洛阳民俗博物馆2021年年度报告

浏览量: 112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04日


洛阳民俗博物馆2021年年度报告

 

2021年,在市文物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局机关各科室和兄弟单位的帮助支持下,洛阳民俗博物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大局,紧密结合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实际,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以年度责任目标为蓝本,不断提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扎实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进度,同时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的目标任务。现将现将2021年工作情况及2022年工作谋划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党建为引领,争创五星党支部

1. 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积极贯彻落实支部班子主体责任、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党建工作负责人负具体责任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支部书记充分发挥率先示范作用,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不断强化抓党建主责意识。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充分发挥好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年度党建工作任务统筹谋划、统筹推进,将党建工作融入单位中心工作,深入研究、积极部署、扎实突进,切实把党建引领全局、建设队伍的核心任务落到实处,为单位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2.深入开展党史教育,持之以恒抓学习。

深入开展党史专题教育活动,成立党史专题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四史”书籍学习,全面梳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党史教育工作台账和学党史办实事工作台账整改落实情况,巩固和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围绕深化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丰富组织生活形式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等途径,开展党员谈心交流和民主评议,重点做好强化党性教育、推进自我革命、激励担当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工作,使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在平时、抓在日常,建立党员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党支部已开展32次党员政治理论集中学习,组织了11次主题党日活动,3次党课。

3.开展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单位业务工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举办《见证·红色中原——河南省革命文物工作汇报展》《纸刻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百幅剪纸作品献礼建党百年》等主题展览,并组织优秀讲解员参加东方博物馆之都“红色记忆”百场宣讲活动;七一前夕党支部慰问老党员,开展优秀党员表彰活动,为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组织党员到红二十五军长征战斗旧地开展沉浸式学习教育。

4.积极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服务意识。

2021年党支部按照组织程序发展1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党员的思想状况,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党性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服务意识。

5.以制度引领发展,推动博物馆管理工作科学化。

2021年8月,新一届支委会成立,支委会对已有的各项工作制度、党建工作制度进行梳理、研究、完善,并制定了《洛阳民俗博物馆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洛阳民俗博物馆意识形态制度》,完善制度建设,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传达制定的各项工作制度,根据年度责任目标,对各项工作进行分工和任务分解,确保各项工作具体到部门、具体到人,以制度引领发展,切实做到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二)高度重视,严密部署,扎实落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免费开放服务工作

2021年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我馆能够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文物局党组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继续稳扎稳打,严格落实相关工作。我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开放洛阳民俗博物馆管理的4个专题博物馆及新建成开放的洛阳古瓷标本博物馆,工作中能够按照上级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前期后期互补、落实防控措施”的原则,一方面坚持疫情科学精准防控,让广大市民和到馆游客安全、文明、有序参观游览;另一方面,创新运用展览新渠道,用好线上平台,通过洛阳市文物局、洛阳民俗博物馆网站等平台,推出洛阳民俗博物馆网上展览,让游客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洛阳民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广受观众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多措并举,夯实业务工作基础,业务科研工作扎实开展

1.洛阳古瓷标本博物馆顺利建成开放。

作为2021年洛阳市文物局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洛阳古瓷标本博物馆在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于国际博物馆日如期开放。为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我馆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的分工和工作任务。同时,明晰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和目标任务,责任到人,具体到各个点位,确保项目工程顺利实施,全体业务工作人员克服困难,齐心协力,统筹安排,圆满完成陈列布展和开放准备工作。开馆当天,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河南日报、掌上洛阳等各大媒体纷纷跟踪报道,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该馆的建成开放为我市“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增添了新成员,也为我市人民群众欣赏、学习中国古代陶瓷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良好的平台,为助力洛阳市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着力打造“国际人文交往中心”等工作增添色彩。

2.积极筹备临展和引进展览,不断丰富陈列展览内容

为进一步提升我馆对外开放的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博物馆传播文化的社会功能,全体业务工作人员在馆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精心谋划、通力协作,在2021年策划举办了《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节日展览》《鸟度屏风里——洛阳民俗博物馆馆藏屏风展》《见证·红色中原——河南省革命文物工作汇报展》《纸刻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百幅剪纸作品献礼建党百年》和《轨物范世——门楣上的家风》等6个专题展览。这些展览是承载文物活化利用、民众了解民俗文化的桥梁。通过洛阳民俗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珍藏在库房中的文物走进了大众视野,让文物活起来,为传播民俗文化发挥了作用。在举办展览的过程中,通过展览大纲的反复论证、藏品的遴选,及展览形式设计地不断修改完善,我馆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及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尤其是《轨物范世——门楣上的家风》主题展览,从撰写大纲、挑选展品、文物修复,到展览的形式设计、展品摆放等工作均是由我馆业务人员独立完成。此展览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社会各届的关注,公安部、市人大、市直工委、市公安局、社区等部门的党员干部,还有中小学的教师学生纷至沓来,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了解中国传统家风家训,聆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色家风和当代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故事,用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以良好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

3.组织开展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持续推动文物修复队伍建设。

2021年,我馆积极组织开展文物修复保护工作,锻炼和建设文物修复队伍。一是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为配合洛阳古瓷标本博物馆顺利开放,修复古瓷类文物60余件,同时为筹备《轨物范世——门楣上的家风》专题展览,以及馆藏文物的日常维护工作,保护修复各类文物共计近300件;二是组织业务培训,持续开展文物修复队伍建设。组织修复人员学习专业书籍,定期开展馆藏纸质文物病害分析和古瓷器修复理论学习,并组织人员前往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进行实地观摩。2021年,我馆组织修复知识培训共计20余次,选派修复人员参加河南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科学技术培训班。这些修复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为藏品的保管和展览策划工作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锻炼了工作人员的修复技术,不断提高修复水平,为我馆建设一支高素质文物修复技术队伍奠定了基础。

4.夯实藏品研究基础,扎实做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2021年,我馆将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我馆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及时更新单位网站陈展、藏品板块内容,安排专人负责文物品鉴工作,每周定量撰写文物品鉴、组织我馆优秀宣讲员利用自媒体开展《数民俗家珍》系列活动,大力推介博物馆馆优秀藏品。发表清纪昀题 “竹节长青”木匾、清雕花屋床、清乾隆黄花梨乔氏寿屏、山西潞泽众商布施关帝庙香火地亩碑记等文物精品介绍50多篇、推出《数民俗家珍》优秀短视频11期,为线上展览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文物知识,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5.文物保管与维护常规性工作制度化

2021年我馆定期定点对匾额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契约博物馆、老子纪念馆、古瓷标本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进行清洁和维护,及时对文物库房进行整合调整。一是完善文物台账。目前,我馆藏品数目多达7万多件,我馆人员在原有纸质、电子台帐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更加完整详细配套的台账,做到文物实物、文物照片原图、纸质台帐、电子台帐四位一体,针对每件上级文物建立新的详细电子账,进行查缺补录,确保文物藏品安全。二是调整优化基本陈展,组织业务工作人员从馆藏文物、文物陈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并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指导,拟定方案和意见对民俗博物馆、匾额博物馆和老子纪念馆的展陈进行改造提升。

(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社教活动。

洛阳民俗博物馆作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河南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研学社教活动是重中之重。2021年上半年,我馆积极组织社会各方媒体力量加强文物宣传,同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社教活动,具体为:

1.抢抓契机,精心策划,加强宣传。

2021年,我馆积极利用媒体、自媒体等渠道,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一是组织优秀讲解员参加文物局举办的《“抖家底”抖音短视频推广》活动、多次配合电视台、网络平台,录制民俗、匾额、契约三馆的专题特辑,自2021年8月起推出《数民俗家珍》系列短视频专辑,从录制到剪辑均由我馆讲解员完成,立足我馆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积极宣传推广洛阳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上线后社会各界反应良好,播放量共计50000余次。其中洛阳民俗博物馆《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直播活动,荣获优秀讲解活动二等奖。此外,我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策划和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并协助洛阳晚报等媒体对我馆生肖展、匾额馆等进行新闻报道、线上推广等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助力研学社教活动深入开展。

我馆积极组织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学活动。具体为:一是制定针对不同学龄段的研学课程,结合博物馆陈展特色,研发了民俗文化知识课堂、成人礼、洛绣拜师仪式等研学课程,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截止目前,我馆共组织开展研学活动80余场,累计讲解507批次;二是组织2名优秀讲解员参加洛阳市文物局主办的“东方博物馆之都‘红色记忆’百场宣讲活动”,共参与讲解近百场,其中《救亡曲》源于我馆馆藏革命文物,生动而又动情的讲述让“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宣讲团的宣讲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3.做好志愿服务,树文明形象。

我馆充分发挥学雷锋志愿服务站作用,志愿者忠于职守,为游客提供多项精细化服务,全力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专人负责老年人及行动不便人士上下阶梯、进出展厅;设置文明岗,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营造良好的参观氛围。我馆积极配合市文明办、创建办,开展社会志愿服务,2021年,我馆党员干部共参加10次文明助交通,30次清洁家园活动。

2021年,我馆积极组织开展了志愿者讲解培训与交流工作,具体为:一是组织志愿者定期进行志愿讲解服务,如在世界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端午节等节日定点开展志愿讲解服务;二是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上半年组织志愿者到文保集团进行交流学习;三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组织志愿者小讲堂,为本馆及附近居民进行急救知识培训。这些富有爱心的志愿者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累计服务1500人次,进一步发挥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服务精神,提升了洛阳民俗博物馆的文明形象。

此外,我馆讲解员积极参加洛阳市文物局举办的全市博物馆社教工作培训班,定期对5个专题博物馆进行讲解提升,实时更新讲解知识,不断提升讲解服务水平。

(五)筑牢安全防线,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为切实做好馆藏文物、古建消防、旅游安全和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建设等安全工作,2021年我馆按照市文物局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了以下具体工作:

1.完成洛阳民俗博物馆污水排放改造工程。

为彻底解决洛阳民俗博物馆馆区污水排放问题,我馆实施了污水排放改造工程,将馆区的污水通过提升抽取的方式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彻底解决了我馆长期以来污水不能排放至市政管网的问题。

2.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火灾警示宣传教育月”、“全省文物系统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利用电子屏幕、宣讲、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员工及群众展开宣传。消防安全思想教育和消防知识技能培训常态化开展,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够立行立改,做到及时、到位,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具体为泵房漏水处理、馆区围墙整修、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排污改造提升等工作。

3.完善硬件设施,改善参观环境。

2021年7月以来,连续强降雨对我馆古建及场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文物安全,为此我馆积极申请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场馆、危树、危楼进行修葺,排除安全隐患,为游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参观环境,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建设。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2021年文物安全工作整体态势良好。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保障不足,安全保卫人员缺乏。

随着2021年洛阳古瓷标本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我馆共管理潞泽会馆、匾额馆、老子馆、契约馆、古瓷馆5个博物馆的日常管理、开放接待、文物保护、业务科研和潞泽会馆、祖师庙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等工作。近年来到洛阳民俗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数量大幅上升,博物馆承担的日常管理、讲解接待、安全保卫和卫生保洁任务越来越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二)民俗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深入,品牌意识不强。

业务研究上,对民俗馆馆藏文物资源研究挖掘不够深入,亮点不够突出,在整体工作开展上业务工作支撑作用发挥不充分。宣教工作方面,在特色服务项目选择上,内容单一,创新不够,缺乏自身品牌打造。文创产品方面,研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带的走的特色产品,很难为观众留下持久记忆。

(三)研学活动单一,管理不规范。

2021年我馆开展了系列研学活动,但内容较为单一,类别基本为讲解接待,自主研发活动较少,缺乏富有民俗文化特色的研学课程,同时社会研学团队参观存在管理不规范问题,不能保障广大青少年的研学质量,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功能的发挥。

 

2021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