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木雕灶神造像】

年代:民国

尺寸:14cm×13.1cm×47cm / 13.4cm×12.1cm×44.7cm

收藏单位: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

ae11d0f954d3ee4587f0e0610b0aaf8(1).jpg

该彩绘木雕灶神造像,现陈列于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左侧为灶王爷,右侧是灶王奶奶,由木头雕刻而成,主要着红、蓝、绿、黑四种颜色。面部圆润饱满,耳大且长,表情祥和,尽显福相。二者端坐,灶王奶奶左手扶膝,右手曲臂伸展,灶王爷头戴黑帽,双手平置于膝。

【解读】

中国自古就有祭神习俗,周朝“五祀”便是其中之一。在《白虎通·五祀》中记载:“门、户、井、灶、中霤”五神掌管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负责一家平安,由此上至天子诸侯,下到黎民百姓,对五祀之礼都相当重视。五神中的灶神,民间俗称灶王爷,原是司饮食之神,至晋代又被赋予监察人间善恶的职能,遂列为司命之神,自此人们对灶神愈发敬重,祭灶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祭拜习俗并得到广泛地传播,人们纷纷祭拜灶神以求神灵保佑。

【相关内容】

祭灶习俗由来已久,其初将炎帝、黄帝、祝融敬为灶神。最早官方祭灶习俗的文字记载是在西周成王时期,当时天子不祭祀灶神,大夫主持祭灶,其仪式等级森严且制度化,古代最早定下的祭灶时间为夏季和初冬,且对祭灶时辰非常重视,失之分毫即为不吉。汉代于立夏和季夏两次祭灶,唐、宋、元三朝于夏季进行祭灶,至明代为孟夏和岁暮,此时才再次出现于岁末,清朝康熙年间腊月祭灶成为官方定制,腊月二十三祭灶成为常事。

在民间,人们敬灶神多是请一张灶神画像贴于灶台正中墙壁上。早期纸质灶神像一般都是木板年画,颜色鲜艳,后发展为印刷品。画像中左侧为灶王爷,右侧灶王奶奶,四周围绕八仙、聚宝盆、二十四节气等涂饰,灶神两侧多有对联。家底殷实者会在厨房北面或东面专门设上灶王龛,供奉灶神,材质有陶塑、木雕、瓦雕之分。

到近代,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俗称“小年”。当天晚饭前在灶神像前摆上供品,供品种类各地不一,有饺子、面条、烧饼、核桃之类,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由麦芽糖熬制而成的祭灶糖,将准备好的祭灶糖烤化涂抹在灶神的嘴上,或扔进灶火中,民间所传唱的“二十三、糖瓜粘”就是这一习俗的体现,随之将旧灶神画像扔进炉火,边磕头边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保佑来年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富足,“送灶神” 之后还要再“请新灶神”年年岁岁,周而复始。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