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媲敬姜”匾】

年代: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尺寸:长2.23 m 宽1.11m

收藏单位:洛阳匾额博物馆

84e9efbdf0c7b7926f6d05206b62599-水印.jpg

清“德媲敬姜”木匾,现陈列于洛阳匾额博物馆第一展厅。匾文“德媲敬姜”四字为楷书,剔低平雕阳刻;款识为楷书,阳刻。款识内容为:“敕授文林郎署山西直隶绛州河津县事加五级纪录十次张柯程为大壸范张母高孺人归窀立,德盛号李得云、吴成保等人,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毕辜月谷旦。”该匾边框四角雕刻夔龙纹,上框中部雕一篆体“寿” 字,下框中部雕刻 “方胜纹”。

【解读】

敬姜,春秋时期的女性历史人物,姜姓,名戴己,齐国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人。《烈女传》记载,敬姜嫁给鲁国大夫公父穆伯为妻,生下公父文伯。通达知礼,德行光明。其事迹散见于《国语》、《列女传》。去世之后,谥号为敬。《国语》记载:有一天,公父文伯朝见鲁君后回家,看到母亲正在绩麻,就对母亲说:“像我们这样的家庭,您还要绩麻,季孙(季康子)看了会生气的,以为我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哪!”敬姜听罢儿子的报怨,训诫道:“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她认为,上自天子、诸侯、三公、九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必须劳动,或劳心、或劳力,才能政清人和、国泰民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和前提。在此敬姜阐发了一个最朴素的真理:勤勉不怠国则兴;逸乐怠慢国则败。敬姜的诫子家训是《国语》中的名篇,敬姜因这篇出色的《论劳逸》之文成为有名的贤母,也成为后世以勤治家的典范。

【相关内容】

文林郎,清朝时为正七品文官所授的散官名,用来定级别,非职官。隋文帝初置,在八郎中位第八。炀帝时废。唐又置,为从九品上,文官第二十八阶。宋从九品上,元丰改制用以代留守、节察推官、军监判官,后定为第三十三阶。金正八品上,元升为正七品。明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

毕辜,月名,指农历得甲的十一月。《尔雅·释天》“月在甲曰毕……十一月为辜。” 邢昺疏:“十一月得甲则曰毕辜。”

谷旦,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源于《诗经·陈风·东门之枌》 “谷旦於差,南方之原。”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