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同郑国”匾】

年代:清光绪二十年(1894)

尺寸:长2.1 m 宽1.14m

收藏单位:洛阳匾额博物馆

清“功同郑国”木匾,现陈列于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轨物范世——门楣上的家风”展厅。匾文“功同郑国”四字为楷书,阴刻;款识为楷书,阳刻。款识内容为:“貤封资政大夫鉴翁白老大人懿行,宣统元年同协堰管事、杴户仝立。”该匾边框四角雕刻蝙蝠图案,上框中部雕刻鹿、鹤、寿星图案,下框中部雕刻寿桃图案。左、右边框中部及上、下边框两侧则雕刻暗八仙图案,寓意“福寿双全”。

【解读】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今河南新郑)人,水利专家,曾任韩国管理水利事务的水工,参与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后来被韩王派去秦国设计修建了郑国渠,开引泾灌溉之先河。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三百余里。战国时期,韩国西临强大的秦国,若秦国向东扩张,必先灭韩。因害怕被秦国灭掉,韩国想出了一条“疲秦”的妙计—修渠。秦王嬴政元年,韩桓王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秦国修渠,企图借此消耗秦国的国力,令其无力东伐。此时的秦国急需发展农田水利,提高粮食产量。秦王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并征集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修筑过程中,秦国虽然发现了郑国的间谍身份,但因水利技术落后,仍需郑国继续担当重任。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郑国渠完工,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大增,灌田四万余倾,成就了关中地区“天府之国”的地位。因郑国修渠有功,此渠便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

【相关内容】

貤封,清制,职官以自己所得封诰,呈请改授远祖及叔伯或外祖父母等,谓之貤封,妇人则称貤赠。对于封、赠,是清代政府给与官员的直系亲属一种褒奖的制度,即官员的高、曾、祖、父(含同级的配偶)、妻授予和官员现任官阶相匹配的封号。生前给与称号的称“封”,死后给与封号的称“赠”。给与官员本人的荣誉官阶称“授”。五品以上称“诰封”或“诰赠”,六品以下称“敕封”。妇女的封号相同。

资政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三品中,元升为正二品,明为正二品升授之阶,清为正二品阶。

功同郑国水印.jpg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