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经遗范”匾

6846-水印.jpg

清“授经遗范”木匾,现陈列于洛阳匾额博物馆第一展厅。匾文“授经遗范”四字为楷书,剔低平雕阳刻;款识为楷书,阳刻。款识内容为:“赐同进士出身钦加员外郎衔兵部职方司主政兼办议功所事务张谐之为大壸范王母张孺人之令仪(题),乡眷朱乙光等人(立);峕(时)大清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重阳月十七日丙辰三周敬立”。该匾边框四角及上框中部雕刻有“蝙蝠”纹饰,下框中部雕一“寿”字,寓意“五福捧寿”。匾左、右框中部雕刻瓶插“戟、拂尘、毛笔”等纹饰。

【解读】

授经,出自乾隆时期贤母陈书《夜纺授经图》的典故。陈书,号“南楼老人”,清代著名女画家,钱陈群之母。她勤俭持家,夜里一边纺纱织布,一边教子读经吟诗至深夜。钱陈群正是在她的精心培育下,在清康熙六十年中了进士,后官至太子太傅,久值南书房,为乾隆近臣。后钱陈群请同里郑生作画《夜纺授经图》,绘出母亲寒夜纺织、课子读书情景,并题诗于上,写出当年饥寒交迫、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兄弟三人的辛酸。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看到《夜纺授经图》深受感动,御题“清芬世守”四字给钱氏,并留下“嘉禾欲续贤媛传,不愧当年画荻人。”的佳句。陈书“夜纺授经”的故事本质上与“孟母三迁”一样动人,是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

【相关内容】

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通称副郎。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三国魏末始置员外散骑常侍,晋以后所称之员外郎指员外散骑侍郎(皇帝近侍官之一)。南北朝时,又有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都在官名上加“员外”。隋开皇六年(568),于尚书省二十四司置员外郎1人,为各司之次官(相当于副司长,郎中是正司长)。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清代除三省六部外,其他关署如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均设员外郎。

张谐之(1850-1922年),河南三门峡野鹿村人。张谐之幼时聪明过人,好学上进。21岁上京赶考,中进士,加员外郎,衔兵部职,主持政事。又署张家口、抚民府、宣化府正堂。张谐之编写有《陕州考古录》一书。

重阳月,农历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