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花梨乔氏寿屏:镶玉嵌翠 尽显华贵(屏风品鉴)

浏览量: 696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17日

祝寿,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庆贺老人生日的活动。一般情况下,60岁才能称“寿”,因此,60岁的生日大多会办得比较隆重,要设寿堂、贴寿字、结寿彩、燃寿烛,重要的一项就是宴请宾客。如果活到80岁,就是大家公认的“老寿星”了,祝寿活动会比60岁时更隆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一件送给80岁“老寿星”的生日礼物——清代黄花梨乔氏寿屏。

图片1.png

清代黄花梨乔氏寿屏

清代屏风的代表,用料名贵

寿屏是祝寿时由亲友定制的送给“老寿星”的礼物。古代,在不少大户人家,寿屏是过寿送礼的标配。这些,从文学作品中能找到多处印证。清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及:“九月十九,是干娘五十整寿,我画一堂海满寿屏,共是八幅。”在巴金所著的《家》中也有描述:“他叫四叔写一堂寿屏准备给他的老友冯乐山送去。”

这件年代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的黄花梨乔氏寿屏,现陈列于洛阳民俗博物馆寿俗厅。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田国杰介绍,祝寿时,大寿屏一般放在祠堂大厅上,以“八”字形展开,寿宴就在寿屏前摆开,热闹喜庆。

这件寿屏共12扇,每扇宽0.6米,在结构上承袭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堪称清代屏风的代表,处处展现出工匠技艺的精湛。

“每扇寿屏的边框上都镶嵌了名贵的玉石、翡翠和螺钿,雕刻手法和镶嵌工艺十分细腻,令人惊叹。”田国杰介绍,寿屏上的图案有“岁寒三友”松、竹、梅,“八音”钟、磬、埙、鼓、琴、柷、笙、管,“五瑞”璧、璜、珪、琮、璋,“八宝”法螺、犀角、芦笙、宝瓶、古钱、如意、盘长等,以及宝相花、玉龙、蝴蝶等吉祥图案,尽显奢华。

图片2.png

寿屏局部

屏文引经据典,褒扬“老寿星”

除了精美的图案,屏文也是寿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件寿屏上写了啥?首先是“老寿星”的身份——时任陕西咸宁知府乔履信的祖母仝氏。

“寿屏是陕西地方官员为庆贺仝氏八十大寿所赠,屏文由陕西提督学政陈其凝撰书。”田国杰介绍,屏文的前一部分论述了古代妇女应该遵循和具备的道德标准,并借助历史上著名的贤妻良母典范,如相敬如宾的冀缺之妻、举案齐眉的梁鸿之妻、截发筵宾的陶侃之母、助子苦读的柳仲郢之母等,来褒扬仝氏的美好品德;第二部分记述了仝氏相夫教子、贤惠仁爱、助人为善、和睦亲族的生平事迹;最后褒赞咸宁知府乔履信为官刚正清廉、年少有为、奉亲至孝的美好品德。

图片3.png

寿屏局部

道光年间修复寿屏,耗银两千多两

屏文还记载了参与赠送的地方官员,其中既有陕西督抚,又有知府、知州等官员,甚至还有候补知县、举人等,共计152人。

“可见当时祝寿人数之多、场面之盛大。”田国杰说,寿屏对清代地方官职的记载颇为详尽,是研究清代陕西行政区划、地域沿革、方志人物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据乔氏宗谱记载,清道光年间,曾为修复这件寿屏耗银两千多两,历时半载。可想而知,当时制作该寿屏耗资之巨、费时之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屏风使用的黄花梨木与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木。因其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易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也适合镶嵌,是明代和清代早期备受推崇的木料。到了清中后期,这一名贵树木基本消耗殆尽,存世家具越来越少,因此,这件寿屏就显得愈加珍贵。


转载:洛阳网

记者 智慧 通讯员 文杰 燕亚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