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古建之美 悟老子智慧

浏览量: 598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17日

图片1.png

大殿内部梁架结构

图片2.png

雕像展厅

图片3.png

洛阳老子纪念馆大门

博物馆小档案:

名称:洛阳老子纪念馆

成立时间:2012年9月28日

陈展面积:1700平方米

展品数量:1200余件

场馆地址:洛阳市老城区北大街1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开放,每周一休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在老城区北大街北口的喧闹繁华处,一座飞檐斗拱、古朴典雅的古建筑引人注目。它曾是祖师庙,2012年“变身”为全国首家老子文化专题博物馆——洛阳老子纪念馆,成了广大游客感受先贤智慧的好去处。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提起这些词语,不少人会想到大思想家老子(又名老聃、李耳)。作为周朝的“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老子曾长期在洛阳工作、生活,洛阳现有老子故居、孔子入周问礼碑、上清宫和下清宫等文化遗存。

为纪念老子,我市在位于老城区北大街的祖师庙筹建了洛阳老子纪念馆,于2012年正式开馆。作为一家展示老子文化的专题博物馆,该馆通过石碑展、民间文物展等展览,让游客全方位了解老子及其思想。

近日,记者走进洛阳老子纪念馆。这里现存的建筑有前殿、大殿、东配殿等,只见单檐歇山顶式的大殿气势恢宏。这里曾是祖师庙,始建于元末明初。2006年,祖师庙凭借其大殿及殿内典型元代风格的梁架结构,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亮点一 大殿藏“玄机”

走进大殿,两米多高的老子雕像映入眼帘,殿内墙壁上绘制的彩色壁画,生动再现了老子出生、拜师、著《道德经》、西出函谷关等重要经历。

除了壁画,这座大殿还暗藏“玄机”,大殿内部梁架结构呈现奇特的弯曲状,这是古人专门找的天然弯曲木材,弯曲的梁架结构使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这在全国都很少见。

亮点二 石碑传佳话

大殿的西侧是碑廊,在祖师庙的修缮过程中,曾发现多块石碑,如今就竖立于碑廊内。其中,一块清代嘉庆年间的石碑很重要,它的碑文内容证实了祖师庙在嘉庆年间的名字为真武庙,也引出齐鲲任河南府知府时的一段佳话。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齐鲲调任河南府知府,来到洛阳。在洛阳期间,他革除弊政,并刻碑警示。洛阳大旱时,他亲自到民间视察,收缴官吏贪污所得,并分发给百姓。

亮点三 雕像各不同

雕像展厅位于前殿,展厅内展示了征集到的200余件制作精美的木雕和陶塑文物。

筹建洛阳老子纪念馆时,工作人员向社会征集与老子、道教有关的文物。征集到的诸多文物,以神像居多,其中不少是木雕和陶塑文物,有的还涂有金漆或彩漆,工艺精湛。由于年代久远,不少木雕表面的涂漆已经斑驳。

传说老子是骑着一头青牛周游天下的,因此民间多供奉骑着青牛的老子像。旧时,工匠在雕刻老子像时,会根据个人意愿添上寓意吉祥的元素,偶尔也会改变老子的面容。展柜里有一排老子像,虽然都骑着青牛,但服饰不同,一些老子像还戴了帽子,面容也变得年轻不少。

由于大多数民间雕像是从百姓家中征集到的,几乎件件都是单品,它们表达了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平安健康的心愿。游客们常在这些雕塑前驻足许久,了解文化,探寻其中趣味。


转载:洛阳日报

本报记者 何奕儒 通讯员 鲁国胜 刘君田/文 记者 张怡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