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举考试蝇头楷书夹带】

年代:

尺寸:长26.4cm 宽21cm

收藏单位:洛阳民俗博物馆

1b132fd4a32ccd4f204213c48d7ccd7-800.jpg

清科举考试蝇头楷书夹带,现陈列于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珍宝馆展厅。该夹带为单面,可对折,绵纸薄如蝉翼,从右到左以米粒大小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竖抄着历年来科举考试中的经典文献,约有万余字。

【解读】

夹带,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私自带入考场而用于作弊的“应试资料”——诸如有关经义、诗赋、策论和明清之八股范文以及其他文字资料等,语出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榜下》:“则这陈秀才夹带一篇海贼文字,到中得快。”朝廷在考生进考场时一律要进行领卷、搜检等手续,一旦发现夹带作弊者必严厉处罚,轻者拷枷三月,重者流放,如果是贿买功名,判死罪。但由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选仕的唯一途径,中国历来“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科举考试显得犹为重要和必要,一些考生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以致产生了包括“夹带”在内的考试舞弊现象,这是一个被体制所挟持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

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陈列的这张夹带从右到左竖版排列,字体轻盈飘逸、端正秀丽,极其工整。重点之处用红圈标出,为《论语》中关于“忠孝仁义礼智信廉”的内容,随其后的为围绕此句展开的论述。整篇要点突出,结构鲜明,以便临场照抄无误。该夹带保存完好,内容丰富,是研究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关内容】

夹带的制作,通常要备有专门的书写工具,一般的毛笔和用墨是绝对无法胜任的。其所用毛笔要以相对比较硬且富有弹性的鼠尾毫或狼毫,再经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此种毛笔最适合书写微小字迹,其墨汁也必须是特制的油性墨,方可使用。寻常墨水溶性很强,写在绵纸、丝绢之上易于渗开而“走墨”,很难将字画写得细微。故一般须使用当时印刷制板的油性墨,将应试需要的资料,以蝇头小字书写做成单页或装订成册的手抄本夹带。

除了手抄本,夹带还有印刷本。虽然印刷术在我国起源很早,但限于材料问题,雕版印刷一直作为主要的印刷手段。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刻材料是木板,但是木板印刷印不出蝇头小字,所以印刷夹带的板材多半是石板或者铜板等硬度更高的板材,印出的夹带本四书五经的价格在正式出版物的几十倍以上。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