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发行的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

年代:1932年

尺寸:长24.7cm 宽17.6cm

收藏单位:洛阳民俗博物馆

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发行的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现陈列于洛阳契约文书博物馆珍宝厅。此票券为长方形灰黄色薄纸,字体和纹饰为浅绛紫色,繁体字印制。票券由主体券、领银券和领粮券等组成。主体券位于票面上部,上方中间印有“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优待牺牲战士家属领银粮券”字样;中间竖版印刷五条使用规则,两侧分别加盖有“鄂豫皖苏维埃政府财政局印”、“鄂豫皖苏维埃政府粮食局印”红色印章;左右各一椭圆形团花图案,上分别印有“稻谷叁拾”、“银圆叁元”字样;主体券四周以飞燕、小草纹装饰,四角饰方形窗花图案书“红军万岁”四字。票面下部为“领粮券”、“领银券”各三枚,附有面值、日期,下方分别加盖有粮食局长沈泽民、财政局长郑位三印章。

该银粮券是我国粮票和钱币史上唯一的“钱粮合一”票券,也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优待红军烈属的实物见证。

【解读】

1930年年底到1931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在艰苦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中,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了抚恤为保卫红色革命政权而壮烈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家属,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及时发行了银粮券,帮助牺牲战士家属解决生活困难,进一步调动了鄂豫皖地区群众的革命热情。

    飞燕、小草纹,蕴含着“飞燕报春”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深刻含义,充分展现了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战士坚信革命一定能够成功、誓为解放劳苦大众而英勇战斗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相关内容】

沈泽民,(1900年-1933年), 浙江桐乡人,作家,翻译家,是中共早期重要的领导人,也是中国早期女权主义理论重要的译者,鄂豫皖边区的创立者,沈德鸿(茅盾)之弟。

 郑位三(1902年-1975年),原名郑植槐,湖北省红安县人 ,早年投身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粮银券水印版.jpg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