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火锅文化不仅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产物。寒冷的冬天,吃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整个人都暖和了。在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着一张民国时期的火锅桌。
你知道火锅的发展历史吗?快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萌芽期
史前陶鼎
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创造出各种陶质炊器、盛储器,如鼎、鬲、豆、盘、盆、杯等,其中陶鼎可能就是火锅最早的雏形。先民们把食物放入陶鼎里煮沸,就像现在的大杂烩一样,与我们今天的火锅已有相似之处。
商周时期的青铜温鼎
商周时期,青铜鼎流行开来,但此时的青铜鼎是贵族专属,普通平民仍多使用陶器。贵族们希望在祭祀后吃到热的食物,于是便对普通鼎的形制进行改进,加强对食物的保温作用,温鼎便应运而生。
江西省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商代晚期兽面纹青铜温鼎,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有一夹层,相当于炉灶,可在里面放置炭火,以保持鼎内食物常温不冷。这与现在火锅一直能够加热保温的方法如出一辙。截至目前所见,此件商代温鼎的时代最早,可谓火锅的鼻祖。
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兽面纹青铜温鼎(江西省博物馆藏)
形成期
西汉染炉
到了汉代,与温鼎形制和功能较为相似的青铜温炉出现并且流行开来,最终取代了温鼎。温炉,也叫染炉、染杯,是一种炊具兼食具或温器。染本来就有涮的意思,因此染炉、染锅也可以叫做涮锅。2015年出士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青铜染炉由承盘、炉和染杯组成。炉身呈长方形,口大底小,平底,镂空,可用木炭加热,炭屑则掉落到下方承盘之上,最上方的杯体用来盛放调料。如此说来,染炉的杯体与今天我们吃火锅时所用蘸酱的碟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青铜染炉(江西省博物馆藏)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鐫斗
颜师古注:“鐫,鐫斗,温器也。”东汉到六朝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鐫斗。鐫斗可放于火盆中,用炭火温食。此外,《三国志·魏书·钟繇传》记载三国时期魏文帝赐给臣子钟繇一个“五熟釜”,即分有五格的锅,能同时煮多种食物并且不串味,和现今“九宫格”火锅的用法可谓如出一辙。
大云山汉墓出土分格鼎(南京博物院藏)
唐代暖锅
到了唐代,暖锅可以算作当时的火锅。重庆三耳火锅博物馆藏有一件唐三彩火锅,其形制已与现在的通心式铜火锅基本相同,分为锅体、烟囱及炉子(燃料放置处)。这反映出在唐代可能已经有了真正意义的火锅,其食用方式应该也与现代火锅相差无几。
发展期
宋元时期涮锅开始出现,火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辽初就有了涮肉火锅。南宋时期有了关于火锅最明确且具体的历史记载。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拨霞供”篇提到吃火锅之事,当时,林洪前往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途中抓到一只野兔,林洪想烤来吃,止止师告诉他说:“我在山中吃兔子是这样的,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肉片在汤中涮熟,沾着调味料吃。”说的就是将兔肉放入汤中涮煮,再蘸着油、酱、椒料等调料吃,文中记述的“涮”和“蘸”这两种火锅最重要的食用方法,与今天涮肉火锅的吃法相同。
内蒙古昭乌达蒙敖汉旗古墓辽初壁画(吃涮肉火锅场景)
成熟期
明清时期火锅盛行,不仅有“生爨羊”“熟爨牛”等火锅菜式,器具制作工艺也更为精细。火锅在清代非常流行,是冬季宫廷必不可少的佳肴。王宫贵族对火锅也甚是喜爱,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对火锅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推动了清代火锅的多样化。
清咸丰粉彩火锅(故宫博物院藏)
从清末到现代,火锅的类型更是多种多样,各种口味应有尽有。从古至今,虽然火锅的容器、制法都有了许多变化,但从未改变的是人们吃火锅的热情和乐趣:火锅,每次围坐,都是一场人间小团圆。